進階
訪客

山海經、聖經、史前人類

第8話 - 08 符節 (二):老撾石缸陣、復活島、冰河時期
符節 (二):老撾石缸陣

石缸陣位於老撾豐沙旺市外約30公里效區,陣內約有3000個1至3米高, 6-10噸重的巨型岩石缸,形狀由圓柱至立方狀也有。它們三五成群擠在一起,位在沒有村莊遺跡的位置上。石缸都是用花崗岩或砂岩雕鑿而成,外部雕鑿手法粗糙,內部平坦光滑。當地沒有花崗岩,如何從遠處將近10噸重的材料搬運至此?它們的用途是甚麼?

首先石缸陣在3500年前已存在,假設是炎族後人從印度遷徙至此,所以他們略帶美索不達米亞知識,並非原始人,相對智利復活島,南亞地區在搬運上也便利得多。炎族後人首先從遠處找到花崗岩,雕鑿成圓柱狀,綁上繩索,最後連繫上 (數頭) 大象,將圓柱狀花崗岩原材料分批運至目的地,再雕鑿成石缸。

至於石缸是甚麼用途呢?我們嘗試用排除法作出假定,首先對安放先人的石缸作出假設。由於石缸陣都有一個特性,就是沒有石蓋。任何安葬先人的方法都離不開封存,不論是金字塔、石棺或當今土葬,都要永久封存屍體,然而石缸陣中沒有一個石蓋,都是開封的,所以石缸應該並非用於安放先人。

會否是儲水用的石缸?由於當地沒有村莊遺址,推斷不是家用儲水缸,即一個能流動的石缸,不會擺放在比水井更遠的地方上。會否是古人朝聖時用的儲酒缸?若是朝聖活動,重達數噸的石缸應該不會三五成群,毫無規劃地擺放,且朝聖也不必用上3000個儲酒缸。
最後筆者嘗試以業餘愛好者的角度作出假設:石缸陣其實是捕獵器。這個假設可能有點搞笑,然而只要在石缸內放進食物、石缸外架起樹幹給小動物 (包括老撾白環蛇、果子狸和短尾猴等) 作梯子,牠們一旦跌進石缸內,由於內部光滑而堅硬,便逃不出來 (反之若是外表光滑、內部粗糙,則代表製造者重視其外觀多於內藏之物)。若以木箱作陷阱,一旦掉進的是圓鼻巨蜥,牠們可能很快弄破陷阱逃走。

捕獵者只須每幾天從村子來到石缸,便能輕易獲取獵物,其他村民見狀也陸續擺放石缸,每個家庭各一組石缸 (可用數百年),協議不取他人石缸內東西。最後假設村子有近3000人居住,便發展成約3000個石缸的石缸陣。

PS: 有的石缸沿缸口有坑,似乎是配合木板蓋 (輕巧於石蓋),以防滲入雨水,畢竟在石缸內清除積水並不容易。


復活島上摩艾石像

拉帕努伊人是智利復活島上的原居民,然而他們不是南美洲人。從分析當地遠古遺骨DNA得知,他們應該是波里尼西亞人,而透過追蹤波里尼西亞語言,學者一般相信他們起源於台灣和馬來西亞,即復活島文明不是南美人建立,而是亞洲人。

復活島摩艾石像跟印尼和柬埔寨石頭人像造型十分相似,同樣是「頭部大」、「沒有腳」、「手貼身」和「手放腹前」。而印尼西爪哇 (Gunung Padang) 巨石遺跡下面內藏一座金字塔,考察人員運用地震斷層掃描攝影技術,取得帕當山 (Gunung Padang) 下建築物照片,並發現主室,但因當地政府視帕當山為聖山,至今未有正式發掘。

值得留意的是帕當山位於印尼,印尼、台灣、馬來西亞和復活島同島嶼,即他們的始祖同屬海上大遷徙的「游牧民族」。據古老傳說,第一個抵達復活島的酋長是帶著兩隻獨木舟來到這裡 。是的,除非那位酋長在公元前300年時已知道復活島或南美洲的存在,否則應該不會靠獨木舟橫越太平洋來碰運氣。另為甚麼是兩隻獨木舟?一個男人又怎樣生養眾多?

復活島最誘人思索的是摩艾石像。紐約州賓漢姆頓大學教授利波(Carl Lipo)對復活島93個摩艾石像展開研究,發現有水源出現的地方,便會有石像,顯示原居民選擇在有水源的地方建造石像。水源以淡水為主,且每當復活島出現退潮時,島上沿岸各地區便會流出溪流,摩艾石像大多安置在淡水水源附近,所以推測石像大小與水源有關。

筆者有一個有趣的假設,但先要將摩艾石像分成兩種:一種是製成品,多安置在台階上的;另一種是失敗作品,是隨意棄置在製作原地。為甚麼摩艾石像半身是埋在泥土下面?

這是古人的智慧。假設製作摩艾石像過程,首先是將柱狀岩石拖到製作地,將岩柱預算造腳的部份雕成圓底狀,以便摩艾石像於製成後能搖動前進,再在「柱腳」下方挖出一個垂直、約7米深的洞,讓原本平放地上的岩柱,整支滑 (拉) 進洞裡去。當柱狀岩石滑進洞後會倚在洞邊,雕匠們便能輕易把數十噸的摩艾石像原材料拉成垂直、「企起來」,於製成摩艾石像後「搖行」向目的地。

這既能穩定岩石材料,避免製作過程中意外翻倒,本來10米高的岩柱從洞裡伸出的部份,離地面亦只有3米,雕匠也因而避免了高空工作 (也有些半製成品在岩石原材料位置上直接雕琢)。要在平地上把石像從平放拉成站立,是非用起重機不可,但古人卻善用地心吸力讓摩艾石像「企起來」。

當摩艾石像製作完成後,若是棄用,便給摩艾石像的洞填回泥土,避免有人跌進洞裡去;若是使用,不必將摩艾石像從洞裡拉上來,直接在摩艾石像前方挖出通道,再用繩子給石像「搖」向目的地。因此,附近幾個埋在土裡的摩艾石像失敗作品,外表都十分相似;反之放在台階上的製成品,則各有不同面孔 (甚至可能在泥土裡找到其他製成品的失敗作)。

至於摩艾石像多安置在淡水水源地方,假設是因為雕刻工人以淡水為石像打磨光滑,鹹水會使岩石內的鐵礦物銹蝕而變色,最終會使摩艾石像面部出現不同顏色來。換言之,剛製成的摩艾石像應比今天看到的光滑得多。

另外摩艾石像的表情幾乎全部一樣,這可能是一種嚴肅態度,也許就類似香港望夫石那種,所代表的可能是一個群體應有的態度。而若只以台階上的摩艾石像為準,他們所面向的方向便不是島上,而是西北,即台灣和馬來西亞,甚至是美索不達美亞。

PS: 希望有一天能到訪復活島,只有親眼目睹摩艾石像的型態,人的推理才會準確。


崙崑山崩塌‧冰河時期的終結

假設美國華盛頓州的米蘇拉湖位在7000年前崙崑山上,因崙崑山在未崩塌前,是位處高空千米之上,高空寒冷氣候使米蘇拉湖結成冰川湖 (冰山以碗形裝起湖水) 。

有一天,崙崑山崩塌,米蘇拉冰川湖也隨之墜到水平線 (海面) 上,冰川湖溫度立時與水平線同步,即冰川湖回升至攝氏約15度以上,冰川湖迅速溶化,冰壩破裂並出現決堤,大量湖水 (或因崙崑山墜海後裝滿的熱海水) 以時速65英里速度和以當今全球河流總流量10倍的威力,湧向一處擁有120米高岩石、稱為乾瀑布(Dry Falls) 的地方來,使其留下一個長達3.5英里的新月形懸崖,之後又湧向在華盛頓大古力,沖出河道疤地這個知名洪水遺址 (Channeled Scablands)。

據學者維克多貝克估計,河道疤地的洪水在2500年間 (約12000年前) 共發生了約80次。這點可以用崙崑山崩塌來解釋。假設當崙崑山在7000年前下塌,大地第一次墮進海裡,為米蘇拉湖裝滿海水。然而當崙崑山碎裂成七大洲後隨浮力上昇,上昇使水位下降,冰川湖出現決堤和溢出海水,造成第一次洪水,並沖向乾瀑布和河道疤地。

一段時間後大地再度下沉,這是因為引力抵消浮力上昇的衝力而下沉 (簡單說,就像一片葉拋進海面時的漣漪現象,即樹葉落到海面時上下震動的現象)。下沉的大地又為米蘇拉湖重新裝滿海水,及後米蘇拉湖 (因大地浮力) 又上昇,大地上昇又溢出海水,造成第二輪洪水。如此類推,大地在40天內 (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) 持續上昇和下沉約80次,每次為米蘇拉湖裝滿水和排出,最後造成約80次洪水。

假設冰河時期突然結束的原因,是因為崙崑山崩塌,使大地從寒冷高空迅速回到溫暖水平線上。這個假設是建基於,若冰河時期是緩緩結束,米蘇拉冰川湖便是慢慢溶化,湖水只會批量流出,不會造出威力驚人的洪水,最後沖不出乾瀑布和大古力疤地那些龐大遺址來。它們是地球史上最大的瀑布和遺址之一,所以最後一次冰河時期應該是一下子終結,這點正是因為崙崑山是一下子崩塌,使大地 (七大洲) 表面氣候一下子回暖,才會使全球性冰河時期突然結束。